据美联社近日报道,随着美国消费主义的持续发展,冲动购物在美国已成为普遍现象。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美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占比高达 70%。预计 2025 年美国零售总额将较 2024 年增长 2.7% - 3.7%,规模在 5.42 万亿至 5.48 万亿美元之间,其中电商消费占据重要地位,且 40% 的电商支出属于冲动性购买。
冲动购物是指消费者受情绪驱动购买非必需品的行为,压力是导致消费者超计划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约 22% 的美国人曾因冲动购物陷入个人财务危机。这一现象不仅在职场成年人中常见,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群体。研究表明,30% 的大学生在电商平台上的支出低于 500 美元,45% 的学生支出在 500 - 1000 美元之间,25% 的学生支出超过 1000 美元。
近年来,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发展,让消费者通过手机购物变得更加便捷。TikTok 就是冲动消费趋势的典型代表,其虽以内容为主,但购物功能强大,TikTok Shop 上有众多如小型麦克风、手机充电器等商品,这些商品大多由参与 TikTok 联盟项目的创作者推广销售。此外,Temu 等平台也因其价格优势或消费者评价,容易诱导消费者超出合理范围购物。
另外,近期美国的关税政策变化也对消费者购物产生了一定影响。受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影响,Temu、Shein 等跨境电商平台已从 4 月 25 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亚马逊上也有近 1000 项产品平均价格有所上涨。然而,即便面临价格上涨,美国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似乎并未减退,如泡泡玛特 App 登顶美国 App Store 购物榜,其旗下人气 IP 盲盒发售时,海外门店前连夜排起长龙。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消费者在购物方面的冲动性和对部分商品的强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