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秋季大促的余温尚未散尽,跨境电商赛道的年终战事已提前打响。Temu 美国站近日正式官宣黑五大促档期,以长达 51 天的促销周期彻底颠覆行业传统,在 "黑五" 概念尚未密集发酵之际,率先将战旗插向年终促销的核心战场。
这场被业内称为 "马拉松式" 的大促,将于 10 月 9 日 14:00 启动预热,持续至 11 月 29 日 15:59 落幕,较传统 "黑五一周爆发" 模式实现维度级突破。
根据官方规划,活动分为两大阶段:
10 月 9 日至 11 月 1 日为 23 天预热期,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29 日为 29 天活动期,
其中 10 月 31 日 19:00 至 11 月 1 日 14:59 的重叠时段被定义为 "双重流量加持期",平台预判此处将形成首个转化高峰。
价格战仍是 Temu 的核心武器。平台采用 "算法选品 + 双向让利" 策略,通过历史销量、好评率等指标自动筛选商品,核心爆品强制 8 折、潜力商品 85 折销售,同时对供货商提供供货价 95 折基础补贴,北美、欧洲等重点市场叠加额外福利,最终将部分商品终端售价压降至原价的五至六折。为扩大参战规模,平台设置极低准入门槛:单个 SKU 库存仅需 10 件(高峰期建议 15 件),近 30 天有销售记录即可报名,彻底打破中小卖家参与黑五的壁垒。
在这场超长周期战役的背后,是 Temu 对 2025 年跨境电商市场的精准研判与战略妥协。流量成本高企与政策不确定性构成的双重压力,成为其延长大促周期的核心动因。此前,受美国关税政策波动影响,Temu 曾暂停美区广告投放并转向欧洲市场,但美区作为核心流量池的地位难以替代,导致增长短期承压。尽管 9 月初其美国市场日均新广告数量已回升至数千条甚至破万条,但投放强度较前两年 "疯狂砸钱" 阶段明显降温,长周期促销成为平滑流量波动的替代方案。
供应链端的节奏重构同样暗藏玄机。过去两年依赖高周转、低毛利模式扩张的 Temu,通过拉长促销周期获得了仓储与履约的调度空间,避免订单集中爆发导致的物流拥堵。但成本压力同步向上游传导:卖家需提前备货并承担更长周期的压货风险,有 2024 年参与经验的商家已预警此类压力可能压缩利润空间,部分品类或面临 "销量涨而盈利降" 的困境。
更深层的布局在于用户心智的重塑。Temu 试图通过 51 天的持续促销,将 "黑五折扣" 从年度稀缺事件转化为平台常态福利,培养消费者 "随时有优惠、购物找 Temu" 的行为习惯。这一策略已初现成效:SimilarWeb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8 月,Temu 美国月活用户达 1.856 亿,与亚马逊的差距较上年缩小 3000 万,低价心智成为其用户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Temu 的抢跑已引发连锁反应。亚马逊将 2024 年黑五周期延长至 12 天,Shein、TikTok Shop 等平台也纷纷提前启动促销,跨境电商年终大战彻底进入 "无间隙对抗" 阶段。对于卖家而言,这场 51 天的战役既是机遇也是考验:在低门槛入场的红利下,如何平衡库存压力与价格竞争力,将成为决定年终业绩的关键。而对于整个行业,Temu 的超长周期实验,或许正在改写黑五的底层商业逻辑。